項目簡介
AFM全稱Atomic Force Microscope,即原子力顯微鏡,它是繼掃描隧道顯微鏡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)之后發(fā)明的一種具有原子級高分辨的新型儀器,可以在大氣和液體環(huán)境下對各種材料和樣品進行納米區(qū)域的物理性質包括形貌進行探測,或者直接進行納米操縱。
常見項目
原子力顯微鏡-普通模式
原子力顯微鏡-特殊模式:表面形貌KPFM、壓電PFM、納米力學QNM(力曲線、楊氏模量)、導電性能C-AFM、磁學性能MFM、靜電力EFM 以及表面形貌、厚度、粗糙度測試;
結果展示
表面形貌
常見問題
1. AFM粉末制樣,基片選擇有哪些?
AFM粉末制樣時基片的選擇有云母、高序熱解石墨HOPG、單晶硅片、玻璃、石英等;一般要結合樣品的親疏水、表面化學特性等選擇合適的基片,對于詳細研究粉體尺寸、形狀等特性,應盡量選取表面原子級平整的韻母、HOPG等作為基片;
2. AFM測試數據有哪些?
可得到樣品表面形貌(2D、3D)以及粗糙度和厚度/高度;
3. AFM拍攝范圍一般是多大?
不像SEM、TEM或者金相那樣,測試時規(guī)定倍數要求,AFM一般要告知掃描范圍,常規(guī)是1*1μm到10*10μm;范圍過小,分辨率可能達不到,范圍過大,可能可能測不出來較好的圖像,而且會增加掃描時間;
4. 特殊模式和數據有哪些?
表面形貌測試:可得到樣品表面形貌(2D、3D)以及粗糙度和厚度/高度;
導電性能測試(C-AFM):同時得到形貌和電流分布圖;也可以進行選區(qū)I-V曲線測試;
表面電勢測試(AFM-KPFM): 表面電荷的半定性表征,能直接測量探針和樣品之間的電勢差;
磁學性能測試(AFM-MFM):微區(qū)磁疇的分布表征;
納米力學測試(AFM-QNM):力學圖譜測量,可通過擬合力學曲線得到樣品的楊氏模量,得到微區(qū)的楊氏模量分布,適用于較軟樣品高級納米力學成像模式,可對有機物,高分子以及金屬材料進行掃描,同時得到形貌和模量分布;
壓電力測量(AFM-PFM):薄膜,陶瓷,晶體,纖維材料的表面鐵電疇表征,極化反轉和蝴蝶曲線測試,疇操縱;